

1880–1930年代
第1章: 發明家時代
發明家的時代
第1章
1880年代中期,想進軍腕錶製造業,絕非易事。瑞士正歷經長期經濟衰退期間最嚴峻的時期。儘管面對經濟困境、社會動盪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年僅24歲的里昂·百年靈依然堅持他的願景:打造出能測量、劃分與掌控時間的儀器。
百年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憑藉遠見和熱情,三代富有創意的創始人:里昂、加斯頓與威利·百年靈,為我們今日所熟知的精準、可靠和多功能腕錶奠定基礎。
1884
里昂·百年靈(Leon Breitling)
在製錶重鎮拉紹德封(La Chaux-de-Fonds)長大深刻影響品牌創辦人里昂·百年靈(Leon Breitling),並引領他踏上製錶學徒之路。完成學業後,里昂準備在汝拉(Jura)山區另一座製錶小鎮聖伊米耶(St. Imier)開設自己的工作坊。他採用瑞士傳統體系「分工組裝」(Établissage)作法製錶,也逐漸專精於計時碼錶。這類型腕錶需求極高。隨著工業革命進入巔峰,各產業、科學與運動領域都迫切需要精準的計時工具。里昂也迫切希望自己的新公司可以滿足這股市場需求。


「分工組裝」(Établissage)是一種傳統瑞士製錶體系,由專業外部供應商提供關鍵零件,再由製錶師或品牌組裝、加工與調校。
1892
製錶廠
創立工作室後僅八年,里昂便將遷回家鄉,瑞士製錶重鎮拉紹德封。這個決定與他的成功密不可分,百年靈從小型工作室成長為規模完整的製錶工廠,實現生產的工業化。
1899
Montbrillant
工廠成立幾年後,所在街道更名為「蒙布里朗街」(Rue de Montbrillant)。里昂很喜歡這個路名,甚至在1899年將路名加入公司名稱:「L. Breitling蒙布里朗製錶廠」(L. Breitling, Montbrillant Watch Manufactory)。




1914
加斯頓·百年靈(Gaston Breitling)
里昂年僅54歲便辭世,但百年靈的傳奇才正要開始。品牌由他的獨子加斯頓·百年靈(Gaston Breitling)接手,繼續領航前行。
1915
首款獨立計時按鈕
加斯頓接手後迅速實現父親的願景,推出首款配備獨立計時按鈕的腕錶,將按鈕設於2點鐘方向。這個按鈕負責啟動、停止與重置計時碼錶,設計便利又符合人體工學,很快便吸引整個業界效仿。百年靈的首款「單按鈕」計時碼錶隨即進入量產階段。配有獨立計時按鈕的腕錶問世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實用性亦迅速展現出重要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男性多使用懷錶。腕錶則被視為女性配戴的飾品。但在戰場上,能隨時查看手腕上的時間顯然更具優勢,畢竟從背心口袋掏出懷錶的時間,對士兵來說可能攸關生死。


1932
威利·百年靈(Willy Breitling)
威利年僅14歲時,父親加斯頓便與世長辭。19歲那年,他說服母親貝爾特(Berthe)讓他接掌家業,此後母親便將公司交由他打理。他的出現,正好補上百年靈最迫切的需求:他眼光獨到、創意十足,且思維超前。若說幸運是浪潮,他便是能駕馭浪潮的那個人。


如今,每一隻採用雙按鈕計時系統的計時碼錶都深受百年靈三代創新精神的啟發與影響。
1937
Huit Aviation:航空計時碼錶的先驅
就在二戰爆發前兩年,威利·百年靈受邀向英國陸軍部(British War Office)展示他對完美駕駛艙計時碼錶的構想。這場會面為百年靈與航空領域的深厚淵源奠定基礎。隔年,他創立Huit航空部,專責開發對盟軍至關重要的航空儀器。其中一項代表作,便是百年靈首款為飛行員設計的腕式計時碼錶「編號734」,並收錄於第一版的Huit Aviation產品型錄中。
Clamshell錶殼
「天空」並非百年靈於1937年唯一奠定基礎的領域,同年,百年靈還推出首批防水防塵計時碼錶。「Clamshell」錶款以其由錶廠「Schmitz Frères」打造的獨特錶殼結構為特色。其機芯需從錶盤側邊拆卸,進而減少錶殼開口,防止水分與灰塵進入。雖然Clamshell錶殼不久後就被其他設計取代,但仍展現出百年靈在探索海洋時,不斷突破界限的決心。